作為“互聯網+”指導文件《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起草單位,工信部正在制定一個為期三年的“互聯網+”短期落實方案。
工信部內部人士近日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上述方案的起草工作已經完成,并完成了會簽,將在近日正式公布。方案重點部署了智能制造試點、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信息基礎設施、新業態培育等八大行動計劃,其目標是建立并完善一個基于“互聯網+制造”的生態體系,工信部正在申請關于“互聯網+制造”的重大專項資金予以支持。
重點部署八項行動計劃
工信部和發改委聯合起草的“互聯網+”指導文件《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今年7月公布。前述工信部內部人士稱,這是一個偏宏觀和長期的指導性方案,工信部正在制定更為具體和更具操作性的實施方案。
據上述人士透露,這一方案的時間范圍為三年(2016-2018),根據《意見》的整體要求,方案重點部署了八項行動計劃。
具體來講,首先是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工信部一直將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作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貫標工作希望通過現狀調研及診斷、體系分析策劃、體系試運行等環節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上述人士透露,方案要求到2018年要有1.2萬家企業實現貫標。
其次,是智能制造試點示范行動計劃。“工信部3月份已經開展了一批試點,方案的這項行動希望在未來三年中再選出一批企業作為智能制造的示范試點。”
第三是“互聯網+”中小微企業行動計劃。第四是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能力建設,要著力打造一批具備“智能工廠”建設能力的企業或機構。
第五則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以工業互聯網為例,這要求對所有的裝備、設備、人、產品、零部件、生產線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這就涉及到IP地址的分配問題,現在的IPv4地址分配方式到底是否適用?此外工廠里的互聯網、通訊網、以太網、內部的局域網,這些網絡之間如何互聯互通?方案所提的信息基礎設施行動計劃將主要解決這些問題。
信息技術產業方面也是一個重點。上述人士說,“比如實現智能制造離不開軟件產業的支持,對于軟件產業來說應該明確要實現哪些突破,或獲得哪些技術支撐。這是方案關注的內容。”
除了上述內容,八項行動計劃還包括培育新業態、新模式的行動計劃,其內容一方面強調制造業的服務化轉型,另外還包括對大數據、工業云等多種新興業態的支持。
“比如三一重工,之前是主要賣裝備賣產品的,現在開始賣遠程的技術服務,進一步拓展其價值,我們要鼓勵更多類似的制造業服務化轉型;此外工業大數據、工業云、工業電子商務等內容也都包含在內,這個行動計劃的內容很豐富。”
前述人士稱,短期落實方案將在近日下發至全國工信系統和通管局,并要求地方根據這一方案制定各自的實施方案。
打造“互聯網+制造”生態體系
上述工信部內部人士介紹,短期落實方案的整體目標是通過三年的努力,建立并完善一個基于“互聯網+制造”的生態體系。
這一生態體系的核心是智能制造,方案將圍繞智能制造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軟件、技術、服務提供商、用戶等多領域內容進行優化,為“互聯網+制造”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在調研中我們經常發現,中國企業很多在單打獨斗時具有競爭力,但涉及到產業鏈等生態體系,競爭力就大打折扣,所以這個文件就提出要圍繞互聯網+制造業的生態體系下功夫,這是宏觀上的目標,圍繞著這一目標又設置了很多細分領域的目標,比如工業互聯網方面,文件提出要建設一批重點行業的工業互聯網實驗廠,CPS方面,文件提出要打造若干家具備提供智能制造解決方案能力的企業等。”
該人士介紹,整個短期落實方案有兩個重點(互聯網+制造、互聯網+中小微企業)和兩個支撐(高速寬帶網絡基礎設施、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礎設施是其中一個行動計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是一個,互聯網+中小微企業是一個,其余5個行動計劃都是圍繞互聯網+制造展開的。”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前從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原司長陳偉處獲悉,工信部多個司局正在力推“互聯網+制造”,目前已經形成了一條主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深度融合)、兩個重點、兩個支撐、五個原則(系統推進、創新引領、需求牽引、開放共享、安全有序)、多項行動計劃的總體思路。
前述工信部人士表示,工信部還將聯合多個部委從財政、稅收等政策方面進一步鼓勵互聯網+制造。“一方面,工信部現有的資金渠道,比如工業轉型支持資金,技改資金,都在向‘互聯網+制造’傾斜;另一方面,我們希望能申請一個關于‘互聯網+制造’的重大專項資金,專門用來支持‘互聯網+制造’的發展。”
稅收方面,短期落實方案也提出要研究制定稅收支持政策,比如軟件行業的稅收優惠是否適用于支持“互聯網+制造”相關企業等